西洲。

文走@Willette.琛
看球,p图,说说废话。


你琛的答问。



p1

你好,首先谢谢你喜欢!我17,是新晋高三所以未来一年大概不会产出了……(小声。我嗑cp有时候真的很毒,一般不是官配不是美帝,所以要一起喜欢应该还蛮辛苦的哈哈😂。
建议的话,喜欢写就坚持吧,再忙也要保持每日400+的手感。多看好的作品,不要为了嗑cp沉沦无脑小甜饼(虽然我自己也写过😂)。但用心构思的作品魅力就在真的会给你写作动力,反观后者,我自己的教训来说就是习惯张嘴吃糖的快餐模式了,就很浮躁自己也不大想写,至今还在这个怪圈里……我最高产那段时间是在冷圈,基本不看同人埋头自产,好像也可以避免文风受到影响和情节相似。
最后,不要着急,不要找一些所谓的捷径比如p2那样主次简略不分的盲目行为……因为天才在描写上尤其在表现力方面是可以靠本能的,我们这些凡人只能慢慢积累,自己总结,寻找那些最适合自己的方法,再把它变成一种能力,而不是刻意效仿某种风格。





p3

你好!由于我也是业余球手,所以都是一些自己的经验和见解,希望能帮到你。
我也是从小学球的,但在基本功积累上你要看是哪个时间段了。就我自己来说,十二岁以前我对旋转也没有深刻理解,只存在结果上能看到的差别(也就是上旋出界下旋下网😂),没接到球之前上下旋只能胡猜;十二岁以后如果继续打球会慢慢有感觉,毕竟对手和自己都算到了新境界吧,除开天才以外普通球员的手感也是这么慢慢来的。所以如果你是很小时候攒起来的“基本功”,的确对判断旋转没有什么帮助,而且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感悟年龄,依赖以前的手感反而会影响具体实践。
如果你现在还在打球的话,多做一些多球练习吧(这个需要陪练水平高一点,至少能用同一种动作发出不同旋转,旋转区别大动作区别不大才算高质量),先在单独的击球中找到摩擦的感觉,再投入到打单球时每个回合的应用里。这个其实挺看基础的,业余球手达不到职业球员的思考深度和接球精细度,很多时候都是靠“本能”在打球,也就是这些日积月累才有的手感了,年龄越小越根深蒂固,所以说乒乓球是终身运动嘛。
如果的如果,多球训练对你也没有帮助,真的完全无法感知球的旋转,我这儿还有一个可以延续你快乐乒乓的下策……换掉反胶,尝试以长胶为代表的怪胶。这些怪胶之所以广泛被老年业余球手使用,正是它具有抵消旋转简单化接发球的神奇效用😂,起步晚基本功不好的老人可以用它快速进阶哈哈。就我自己来说,我用的是半长胶友谊755,它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反旋转,上旋过来回去是下旋,下旋反之。缺点就是上限明显,打不出反胶的主流打法拧拉,而且相持时没有手感就很下风,攻击力不强;优点就是一旦有手感就很能打,不论什么旋转都可以用基础动作 磕球,对摩擦要求不高,只需要根据手感微调角度,有些时候不用判断来球旋转。前期上手不是很容易,但一旦掌握了打球会轻松很多,再想进阶就又难了(我就在这个阶段,在尝试相持中击打,这样才有进攻性)。总得来说是一套防守反击的打法,上面说的优点就是我推荐的原因,祝你学会旋转最好不要有机会尝试哈哈哈。
然后我再简单说一下旋转吧,下旋是向下摩擦球,下沉且有转速,一般接球动作是搓、削、拉,搓是抵消旋转过来基本可以击打了,削会加转,拉球要再看摩擦程度,薄厚不同可以拉出普通上旋和反向的下旋。
上旋是普通击球或向上有一点点摩擦,不用改变旋转也能接过去,一般动作击打就好了,但上旋球也可以拧拉成下旋。(特别说一下对拉,业余一般打不出对拉,但如果你看比赛的话,不用纠结他们对拉是上旋还是下旋,可以来回转换而且界限不明显,球员自己到这种时候也主要靠手感……)
侧旋旋转更快比较飘忽,需要注意侧上侧下的区别,旋转方向不同接球方向需要相反。现在一流选手最常用的就是侧旋,如果没有战术要求很少发纯下旋球的,纯上旋更不存在。周雨现在发的最好的那个逆旋转就是侧下旋,但由于旋转太急你明知道属性过来也不好接,更何况他有变化。
如果是自己实战中判断主要要看摩擦球的位置和球过来的状态。下旋最明显是摩擦中下部,而且球下沉。飘一点的一般是侧旋,直过来就是上旋了不过也不排除有一点点下旋。看这个不能太急,自己打的话还是靠经验积累;至于看比赛,摄像机根本捕捉不到球的旋转,高水平发球动作又隐蔽,基本靠对手怎么接来判断😂。比如对手搓一板出界了,我可以知道周雨是换了侧上的发球,虽然动作还是和之前一模一样。看球比自己打清楚一点,这个可以慢慢来进步还挺快的。
不知不觉说了很多……最后,小马哥应该是业界良心解说了,我也比较喜欢他。其他的话,近十年央视都被杨颖蔡猛垄断,也没什么知名解说了。有些球员和指导客串还是很有意思的,比如大魔王和马俊峰。

评论

热度(6)